当前位置: 首页 / 大理为家房网 / 楼市资讯 / 正文
正在阅读:中国第一批还完房贷的“房奴”现在过的幸福吗?
分享文章
分享到:

微信扫一扫

中国第一批还完房贷的“房奴”现在过的幸福吗?

转载 发布:2019/05/29 10:41:38 来源: 316 阅读


我想有一所房子,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,4M宽带,能叫外卖,快递直达,不还房贷

不管朝不朝大海,不管有没有宽带,不管能不能叫外卖,最重要的是,终于不用再每月还房贷了,终于可以喘口气了。这种感觉,光是想想都让人觉得很幸福吧!


在2000年和2003年之间,中国出现了商品房购买的高潮期。那时,购买商品房产贷款期限一般为10年至15年。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,第一批房贷者绝大多数已经把房贷还完


第三方研究机构抽样统计显示,在北京等城市,房产证在2005年之前出的,也就是购房超过8年的,100%已没有贷款。可称得上是首批房奴把歌唱。


什么叫房奴?


“房奴”一词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。在2006年时中国房价大涨,“房奴”一词也应势而生。


“房奴”意思为房屋的奴隶,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,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,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%至50%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,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,影响正常消费。购房影响到教育支出、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,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,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。



不过好在2000年时,猪肉鸡蛋综合平均价格是每公斤10.5元和4.9元。至2008年时,每公斤猪肉和鸡蛋是15.38元和6.59元。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节节攀升。也就是说,同样数额的钱早已没有当年值钱了,钱在不断的贬值。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人民币贬值客观的就造成了当年买房贷款的钱也贬值了。十多年前,购房者每月还的一千左右块钱的房贷到现在来说,就不是显得那么压力巨大。


而且,那时候的买房者月供仅需1000元左右。到现在为止房贷几乎还完,无债一身轻。让现在的我们来讲简直幸福的“冒泡”,可那些还完房贷者真的幸福了吗?真正的解放了吗?


01  养老问题


第一代购房者他们买房的钱,大多数也都是由双方父母用一辈子的积蓄给儿女凑出来的首付,几乎倾其所有。


每个月的月供又几乎占到了他们收入的一半,除开基本生活支出和教育支出外,基本上是没有太多余力去做储蓄和投资了,再加上十多年过去之后,双方父母也都步入了老年阶段。


而这个时候,夫妻两人便要负担的是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,可谓是亚历山大。


02 无法变现


对于第一代的房奴来说,那时候买的第一套房基本上都是刚需,在后续收入乏力的情况下,大多数普通家庭可能有且仅有这一套住房。


虽然表面上看起来,房价涨了,房子升值了,但是作为唯一住房,基本上都不会选择再卖出去,就算是他把自己的房产卖掉,可是在同样的城市,同样的地段,同样的档次地方再次购房,那又有何意义呢?


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和使用价值。我们只能得其一,不能两者兼顾。


03 继续房奴


再往长远看,还完房贷了,不当房奴了,手里有点闲钱能干什么?


央行发布的一项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,“房地产投资”以26.1%的相对高值成为居民投资首选。一方面,老百姓都在痛骂房价高得离谱;另一方面,却有非常多的人在投资上首选房地产。


为什么?因为房价一直在涨,而且今后还会涨,这是“首选”的一个心理预设。老百姓与其放着钱在银行里“贬值”,还不如拿出来投资,既保值又升值。这样,势必反过来对高房价推波助澜,给正处于调控中的房地产一剂强心剂,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。


这个怪圈意味着什么?这意味着,有相当一部分人刚刚还清了房贷,摆脱了房奴状态,手里刚刚有了点闲钱,紧接着再次出发,再次挤进“房奴”大军的行列,进行买房、购房和房产增值的“二次革命”。



西班牙的《世界报》曾经这样说:中国的高房价,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,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像力。


一位美国教授考察中国后感叹说中国年轻人活得太累,他们的人生只有两个字:房子。


不管是已经还完房贷的第一批购房者,还是后来跟上的80后90后房奴,对于他们来说,房子让国民和国家表面上变得富有,也让国民和国家变得“贫穷”。富有的是纸上的财富总值,可是房奴的日子却是越过越困难。



相关楼盘